平度市委编办通过建章立制、明晰责任、综合分析三项举措,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,为有效盘活机构编制资源、实现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一、严格程序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。为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,规范办事程序,先后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格落实登记备案制度的通知》《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制度》《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流程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,构建系统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,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,健全组织、机构编制、财政、人社部门协调配合机制,提升管理工作系统化、精细化、科学化水平。
二、明晰责任、筑牢实名制数据基础。严格执行编制事项变动备案制度,实现实名制信息系统数据及时更新调整。完善组织机构编制台账,与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有效互补,科学掌握部门单位实名制变动情况,确保系统信息真实准确。为提高各机关事业单位对实名制工作的重视,实现责任到人、工作到人,建立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联络员制度,要求各部门单位指定1名正式在编人员负责本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,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。同时充分利用 “互联网+”优势,建立了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群,便于日常工作安排、情况通报、经验交流、问题研究、沟通协调等。
三、分析研判、提高编制使用效益。创新建立机构编制统计分析等制度,结合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,深入研究剖析各重点领域机构编制分布、管理成效、存在问题等方面情况,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,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。考虑到公费师范生、公费医学生、公费农科生、“三支一扶”人员、退役军人安置等进人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实际,为盘活资源、充分提高编制使用效率,统筹考虑实际工作、预留需求、年度减员等因素,发挥编制最大效能。明确用编进人计划按照“严控总量、空编进人”的原则进行审核,超编满编单位原则上不予安排用编进人计划,并采取自然减员、系统内部调剂等方式逐步消化超编。空编单位原则上在预留1名空编的前提下安排用编进人计划,对空编较多的单位,按照“保证重点、服务发展”的原则,分期分批安排用编进人计划,为市管干部调整、政策性安置、高层次人才等预留编制空间。
(拟稿:孙广旭 编辑:孙立群)